項目來了!全國市政建設重點工程公布!
發布時間:
2017-10-09 00:00
來源:
住建部聯合發改委25日公布《全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提出了24項城市市政基礎設施發展指標。這是我國首次編制國家級、綜合性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規劃》 統籌城市交通系統、城市地下管線系統、城市水系統、城市能源系統、城市環衛系統、城市綠地系統、智慧城市7個方面, 提出" 十三五" 時期發展目標、規劃任務和重點工程,將為建筑企業帶來大量基礎設施項目! 十二大重點工程 (一)城市路網加密緩堵工程。 新增(含道路挖潛新增的路面寬度在3.5米及以上各種鋪裝道路、道路新建)城市道路10.4萬公里,新增道路面積19.5億平方米。 規劃任務: 1、建設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等級配合理的道路網絡系統; 2、強化次干路、支路建設, 進一步提高建成區路網密度; 3、打通"斷頭路",提高道路通達性; 4、加強城市道路與橋梁的養護、改造; 5、加快停車設施建設,加強城市建筑物非機動車、機動車車位配建。 (二)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 500萬人口以上特大、超大城市,加大軌道交通網絡覆蓋率,300-500 萬I型大城市加快建設城市軌道交通骨干網絡,100-300萬Ⅱ型大城市積極推進輕軌等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建設,共新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3000公里以上。 規劃任務: 1、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建設城市軌道網絡,優化軌道交通功能層次; 2、因地制宜地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構建覆蓋主客流走廊的城市軌道交通骨架; 3、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與其它交通方式的銜接,構建一體化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 4、構建步行、自行車、公共汽( 電) 車等多種交通方式與城市軌道交通的有機銜接。 (三)城市綜合管廊建設工程。 結合道路建設與改造、新區建設、舊城更新、河道治理、軌道交通、地下空間開發等,建設干線、支線地下綜合管廊8000公里以上。 規劃任務: 1、全面改造使用年限超過50年、材質落后、漏損嚴重、瓶頸管段的供水管網,降低管網漏損率和事故率; 2、推進雨污分流管網改造和建設,對暫不具備分流改造條件的,要建設截流干管,適當加大截流倍數; 3、對存在事故隱患的供熱、燃氣、電力、通信等地下管線進行維修、更換和升級改造; 4、對存在塌陷、火災、水淹等重大安全隱患的電力電纜通道進行專項治理改造; 5、推進城市電網、通信網架空線入地改造工程; 6、推進老舊小區水電氣熱及二次供水設施的改造; 7、打通市政基礎設施的" 最后一公里"; 8、在城市新區、各類園區和成片開發區域,新建道路必須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 9、老城區因地制宜推動綜合管廊建設, 逐步提高綜合管廊配建率。 (四)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程。 新建水廠規模共計0.45億立方米,新建供水管網長度共計9.30萬公里。對出廠水水質不能穩定達標的水廠全面進行升級改造,總規模0.65億立方米/ 日。對受損失修、落后管材和瓶頸管段的供水管網進行更新改造,共計9.08萬公里。對不符合技術、衛生和安全防范要求的二次供水設施進行改造,總規模1282萬戶。在100個城市開展分區計量、漏損節水改造。 規劃任務: 1、加快對水源污染、設施老化落后等導致的供水水質不能穩定達標的水廠、管網和二次供水設施的更新改造; 2、加強供水管網漏損檢查和改造,降低供水管網漏損率; 3、推進城市再生水、雨水、海水淡化水等非常規水源的利用,全面建設節水型城市。 (五)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程。 在全國36個重點城市開展初期雨水污染治理,新增處理能力831萬立方米/ 日,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治理黑臭水體2026個,總長度5798公里。 新建污水管網9.5萬公里,改造老舊污水管網2.3萬公里,改造合流制管網2.9萬公里。新增污水處理能力3927萬立方米/日, 污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4220萬立方米/日。新增污泥處理處置能力5.6萬噸/日。新增再生水處理能力1504萬立方米/日。 建設國家排水與污水處理監測站,包括1座國家站,38座省級站,288座地市級站,361座縣級站。 規劃任務: 1、建設與改造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特別是在黑臭水體及其支流匯流范圍內的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 2、要通過雨污分流、污水管網的建設與改造提高污水管網質量; 3、對雨季溢流頻率高的污水處理廠,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管網雨污分流改造或污水處理廠增容擴容; 4、改造敏感區域的污水處理,設施應盡快提標改造。 (六)海綿城市建設工程。 通過海綿型建筑與小區、海綿型道路與廣場、海綿型公園與綠地、雨水蓄排與凈化利用等設施建設,使滿足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的城市建成區達到1.1萬平方公里。建立海綿城市監測評估技術評價體系。 規劃任務: 1、推進海綿型道路與廣場建設; 2、推行道路與廣場雨水的收集、凈化和利用,減輕對市政排水系統的壓力; 3、擴大使用在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停車場、廣場等透水鋪裝。 (七) 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程。 建設城市雨水管道11.24萬公里、大型雨水管廊/ 箱涵0.99萬公里,機排泵站建設總規模2.87萬立方米/ 秒,調蓄設施總容積2.37 億立方米,行泄通道整治與建設總長1.74萬公里,臨時( 應急) 排水裝備總規模2996立方米/ 秒。 規劃任務: 1、對城市易澇點的雨水口和排水管渠進行改造; 2、建設雨水滯滲、收集利用等削峰調蓄設施; 3、增加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植草溝; 4、對道路、停車場和廣場進行透水性改造; 5、充分利用綠地、廣場、立交橋區空間建設雨水調蓄設施,配套建設雨水泵站自動控制系統和遙測遙控及預警預報系統。 (八) 燃氣供熱設施建設工程。 改造分散采暖燃煤小鍋爐熱源總供熱能力1.05萬兆瓦;改造供熱一次網老舊管網3.0萬公里,供熱二次網2.0萬公里;改造市政燃氣管網3.1萬公里,庭院燃氣設施3.0萬公里。 新建集中供熱熱源供熱能力17.1萬兆瓦,與之配套的新建集中供熱管網4.1萬公里。新建燃氣管道13.7萬公里,新建燃氣、供熱系統監控平臺555座。 在200個設市城市、縣城實施道路照明節能改造。 規劃任務: 1、加快新建供熱管網工程建設力度; 2、加強供熱、燃氣系統監控能力建設; 3、加大供熱系統老舊基礎設施改造力度; 4、對供熱二次網系統和用戶戶內系統中使用年限超過15年、材質落后并存在漏損隱患的管網與設施進行改造。 (九)城市垃圾收運處理工程。 新增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規模50.97萬噸/日,新增轉運設施規模31.59萬噸/日,新增市容環衛車輛9.27萬輛。 新增餐廚垃圾處理能力3.44萬噸/日,新增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能力108.29萬噸/日,新增建筑垃圾消納能力97.46萬噸/ 日。 規劃任務: 1、加強建筑垃圾源頭減量與控制; 2、加強建筑垃圾資源回收利用設施及消納設施建設; 3、鼓勵建筑垃圾回用于道路及海綿設施建設。 (十)園林綠地增量提質工程。 新建城市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專類公園和游園等各類公園綠地面積16萬公頃,提質改造現存公園綠地23萬公頃。 新增綠道2萬公里,新增郊野公園5萬公頃,新增城市綠廊10萬公頃。 規劃任務: 1、鼓勵老舊社區附屬綠地改造升級; 2、推進綠道建設? 構建城鄉綠道網絡體系; 3、推進環城綠帶、生態廊道、大型防護綠地等各類結構性綠帶綠廊綠楔建設。 (十一)城市生態修復工程。 對破損山體、城市廢棄地開展生態修復,共計4萬公頃。新增屋頂綠化總面積不低于1500公頃,垂直綠化投影總長度不少3000公里。 規劃任務: 1、修復城市自然生態系統; 2、有計劃有步驟地修復被破壞的山體、水體、濕地、植被; 3、推進城市廢棄地修復和再利用; 4、治理污染土地。 (十二)市政設施智慧建設工程。 在全國656個城市全面開展城市市政基礎設施調查,開展市政基礎設施信息化、智慧化建設與改造,建立全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數據庫,依托已有基礎,建設完善全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監管平臺。 規劃任務: 1、建立道路設施與通行主體之間信息交互機制; 2、發展智慧管網,實現城市地下空間、地下綜合管廊、地下管網管理信息化和運行智能化。 "十三五"發展指標 明確城市政府為責任主體 《規劃》明確,城市人民政府是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責任主體。 負責制定投融資方案和年度實施計劃,建立滾動項目庫; 加快對落實項目的可研、立項、初步設計、土地、環評等必要前期準備和審批工作。 打破區域壁壘 1、推動建立市政基礎設施全國統一大市場,各地要開放市場,打破地域壟斷; 2、鼓勵省域選擇并支持若干家實力較強的省內外專業企業,采用并購、重組等方式,通過有效打包整合提升收益能力,提高投資效益,提高產業集中度; 3、打破以項目為單位的分散運營模式,實行規模化經營。 鼓勵PPP模式 《通知》指出: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可采取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等方式競爭擇優選擇社會資本合作伙伴。 通過合同管理、績效考核、按效付費,實現全產業鏈和項目全生命周期的PPP合作,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有序參與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運行維護和服務; 提高市政公用領域的投資效率和服務質量,積極開展特許經營權、收費權、購買服務協議預期收益等擔保創新類貸款業務; 拓寬PPP項目的融資渠道,推進建立多元化、可持續的PPP項目資金保障機制。
下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