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的突破之路在哪里
發布時間:
2015-09-23 00:00
來源:
行業經濟增速持續下滑,建筑業"營改增"政策懸而不決,建筑產業現代化、PPP、BIM、新型城鎮化建設等政策密集出臺,面對這樣一個危機與希望并存的復雜局面,建筑企業該何去何從?11月13日~15日,新中大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在浙江烏鎮主辦2015建筑業戰略轉型與信息化案例體驗大會,來自國內各地的建筑企業家、高管,以及政府、協會的領導、專家600余人會聚一堂,圍繞"新常態·新戰略·新突破"的大會主題,共同求解建筑業的突破之路。
中國建筑業協會秘書長吳濤、國家住建部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毅、中國建設會計學會副會長阮智勇、浙江省建協會長趙如龍等行業領導出席會議并作主題發言;浙江省建管局局長張奕,桐鄉市副市長馮中海分別為會議致辭;浙江省建管局副局長柴林奎,嘉興市建委副主任陳松加、建管局局長汪旭明等省市建筑業分管領導也出席了本次會議。
建筑業的"新常態"是什么
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建筑業面臨怎樣的"新常態"呢?
吳濤在會上指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推進建筑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和《工程治理兩年行動方案》等都對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作了進一步的明確,同時明確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進企業轉型升級,這是建筑業適應國家經濟發展的"新常態"。
王毅認為,當前建筑行業體現出這樣一個明顯特點,那就是主管部門的管理方式正在發生明顯轉變:第一是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簡政放權,從原來的事前,向事中、事后監管進行轉型。二是建立全國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發布平臺,統一公開各地建筑市場監管和誠信行為的信息;企業資質的審核將逐步下放,業務數據逐步向信用數據轉化。
"新常態"下浙江建筑業也不容樂觀。趙如龍表示,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建筑業雖然呈現穩中有進、小幅增長的態勢,但增幅相比前些年的兩位數高增長下行明顯,特別是新簽合同額、新開工面積出現負增長,直接反映出建筑市場形勢低迷的現狀。但與此同時,浙江省建筑業還呈現出規模化、集約化,承建項目科技含量提高,施工企業信息化管理逐步普及等新特點。
"營改增"是喜是憂
目前,建筑業"營改增"方案推出延遲,對此阮智勇認為:"營改增"對建筑業來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大事,對某些企業來說甚至是性命攸關的。目前政策延遲出臺給施工企業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可以把營改增的準備工作做得更細致、更扎實。但企業絕不能心存幻想,認為建筑業"營改增"不改了,那是誤傳,改是肯定的,只是時間的問題。
華政稅務總經理孫治紅指出:"營改增"對建筑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需要調整現有資質共享的管理模式,而且還涉及企業運營管理各個方面,企業需從投資項目管理、投標報價管理、成本管理、財稅管理、稅收籌劃、結算管理、信 。
新中大軟件董事長石鐘韶則建議:針對"營改增"的挑戰,建企要實施基于互聯網的發票與稅務管理,構建起應對"營改增"變革的企業四流合一(合同流、物流、票流和資金流)運行體系。
如何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
建筑產業現代化是我國建筑業發展的一個大方向,該如何有效推進呢?
吳濤指出,要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就要深入研究其內涵及特征,深入把握建筑產業現代化的關鍵途徑。建筑產業現代化的總體目標應為:以人文、綠色、科技創新發展為理念,以頂層設計、統籌規劃為先導,以科學技術進步為支撐,以部件工廠化生產為途徑,以保障質量安全為紅線,以現代項目管理為核心,以世界先進水平為目標,廣泛運用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技術,將建筑產品全過程的融資開發、規劃設計、施工生產、管理服務以及新材料、新設備的更新換代等環節集成為完整的一體化產業鏈系統,依靠高素質的企業管理人才和新型產業工人隊伍,通過精益化建造,實現為用戶提供舒適、低碳、綠色、經濟、美觀和滿足需求的優質建筑產品。
互聯網、信息化能否提升建筑企業競爭力
魯班軟件董事長楊寶明表示,互聯網、BIM、大數據等將是未來建筑企業發展的關鍵。他提出建筑企業可采用"BIM 互聯網 EPR"的新思路,以實現企業信息化管理、項目精細化管理和企業集約化運營。
石鐘韶認為,建筑企業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包括技術創新驅動的設計能力、采購供應鏈驅動的資源整合能力和精細化管理驅動的項目管控能力,而這三個能力的打造都與信息化密不可分。建筑企業如果不注重提升這三項能力,那五年以后,就有可能會被逐步淘汰,或成為主流建筑企業的打工者。
南通三建集團總裁周炳高在會上介紹了他們在"建筑業 互聯網"領域的成功實踐。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該公司開發可穿戴智能電子手環,用于員工的健康監測、考勤統計等;在機械設備管理方面,實施二維碼、GPS定位管理,給予實時監控;在企業項目管理方面,應用了BIM技術,打造"管理駕駛艙";在采購方面,企業正式上線了"筑集采"互聯網平臺,使運營數據更全面更透明,有效降低了企業整體成本。
建筑企業的機遇在哪里
雖然建筑業面臨的形勢很嚴峻,但機遇同樣不少,如新型城鎮化建設、PPP模式、"一帶一路"、海綿城市建設等。
比如PPP模式,龍元建設集團總裁賴朝暉認為建筑企業將會多方面受益于PPP模式,從原來單一的施工承包商,向投資商、施工承包商、運維服務商等多個角色進行轉變。他認為建企要參與PPP項目,必須具備金融資本市場融資能力、全產業鏈資源整合能力、運營管理核心能力、跨領域整合資源能力、以及擁有專業化PPP投資團隊。
資質"松綁"也是一大利好。住建部專家張旭偉在會上介紹,住建部出臺的建筑企業資質新標準中,取消了特級資質企業關于國家級工法、專利、國家級科技進步獎項、國家或行業標準等考核指標要求,取消一級資質企業3000萬元以上、特級資質企業6000萬元以上可承擔單項合同額工程的限制等,這些舉措為企業方便申報資質、拓寬經營范圍等"松綁",有助于激活建企市場活力。
有創新才有可能贏得機遇,取得突破。吳濤指出,當前我國經濟已經從生產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所以,建筑業的轉型升級要把精力放到創新驅動上來,放到提高發展質量和生產效率上來。要強調思路之變,多措并舉,產、學、研、政聯動,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化建筑業改革。
上一頁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