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下中企“走出去”如何抵御海外風險
發布時間:
2017-07-27 00:00
來源:
"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涵蓋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形成了世界上跨度最長的經濟大走廊。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之后,"一帶一路"從"中國倡議"走向了"國際共識",驅動中國和世界步入全球化的"中國時刻"。 近年來,"一帶一路"與"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的深入結合,快速推動著我國全球化的產業布局,促進我國制造業逐漸走向制造強國的目標。越來越多的中國優秀企業,隨著"一帶一路"的發展走出了國門,打開了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構建起對外開放新格局,充分展示著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實力。 中國企業要"走出去",必然是機遇與挑戰并存。陌生的海外市場充滿激烈競爭,諸多不明因素也會導致開拓海外市場的不可預測、不可掌控性,不熟悉的法律法規體系和技術規范規程、錯綜復雜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環境等因素都會給我們帶來很多風險。作為曾經與國內企業合作了20多個海外項目(項目金額累計達5000多萬美元)的霍尼韋爾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的亞太區領頭人,筆者看到了國內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快速成長,同時,也有一些思考與觀察。在此,筆者將自己的一些所想所感做些總結,希望與國內企業共同探討,給正在"走出去"的企業一些借鑒和啟迪。 中企 "走出去"面臨多重挑戰 一是環境因素。海外建設與所在國家經濟狀況緊密相關,需要對該國的經濟發展狀況、當地法律法規、物價水平、稅收水平、貨幣匯率,以及物流和生態系統進行綜合考慮。由于每個國家的環境因素都不同,對合作的技術方案、報價編制、質保期、外匯比例等要有嚴格約定,如何在滿足當地法律法規和人文環境的前提下合理合法地進行裝備制造業建設?管理者對這個問題要深入思考。 二是技術因素。在中國,相當一部分制造業客戶的要求還停留在夠用就行的狀態,并且習慣了向廠商要求技術支持和服務免費,以降低自己在制造裝備上的成本,但此慣性依附關系很難在海外建設上沿襲。以工業自動化廠商為例,"走出去"之后會碰到很多問題:其一這些工業自動化供應商自己體量還不夠大,還很難大規模在海外擴張人員和服務;其二因為語言和文化差異,與海外用戶溝通會存在大量問題;其三,工業自動化廠商的產品所使用的技術是否具有國際先進性,是否可以滿足海外用戶的低維護、高品質要求? 三是管理因素。海外投資建設工程承包中,很多國家普遍采用英美等發達國家的技術標準,而國內企業大多數參考國內的技術標準,對于海外的技術標準并不熟悉,缺乏運用國際通行技術標準進行EPC(工程總承包)管理,缺乏海外采購途徑和采購經驗,更缺少先進的信息管理體系及系統,尤其是化工、造紙等領域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一些差距,這些都會造成國內企業在海外建設時碰壁。 四是人才因素。國際工程人才的引進、挖掘、培養和儲備,取決于公司國際化的視野和立足于打造國際化企業的決心。目前,國內公司在相關人才的引進、挖掘、培養和儲備方面的情況并不樂觀。人才短缺,尤其是既懂技術又懂國際商務的復合型人才尤為短缺。由于國內公司目前總體上缺少國際工程鍛煉的平臺,人員"走出去"的機會創造不足,廣大員工對于投身海外工作的負面情緒占據主導。這些負面情緒主要集中在對國外工作的人身安全的顧慮,對自身家庭生活、海外生活不適應和溝通交流困難的顧慮,以及海外工作待遇的顧慮等多個方面。 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A、B、C線建設成為海外投資中多方合作的經典案例,在該項目實施中,華為、霍尼韋爾與施工方共同合作,解決了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建設中遇到的諸多難題。 中企出海如何解決困難 針對此四大關鍵因素,筆者建議國內企業可以從一些成功的海外投資案例中獲得經驗。比如,已累計輸氣超過1000億立方米的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A、B、C線,迄今已使我國25個省份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5億多人口受益,并在調整能源消費結構、促進節能減排、保障國計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A、B、C線的建設過程中,曾面臨建設時間緊、協調難度大、人力資源緊張、物料運輸困難、標準規范不一致、語言交流不暢通、法律法規不熟悉等典型的海外建設困難和挑戰。最后,通過和領先的中國企業及跨國企業通力合作,項目人員才在保障項目長期、平穩、安全運行的前提下,在重要時間節點之前成功交付項目。 因此,為應對環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的挑戰,建議盡量與具有豐富經驗的EPC公司合作,這些EPC公司具有豐富海外項目建設經驗,熟悉當地法律法規,而且,他們都具有一定的海外品牌效應,其優質的全球化合作伙伴也會為海外項目的實施提供保障。 在人才因素和技術因素上,國內企業可以考慮與一些全球化技術和產品企業合作。這里所談到的全球化企業并不只是特指外企,類似華為、聯想這樣的國內企業也都擁有全球化布局的能力。無論國內企業建設到哪里,全球化企業都會有技術、服務人員跟到哪里,筆者相信大多數參與過海外項目的國內企業都能感受到這一點的重要性。比如國內的杰瑞集團,在海外石油天然氣EPC項目建設中,就選擇了霍尼韋爾來做合作伙伴,無論他們的EPC項目建設在哪里,霍尼韋爾的技術人員就能服務到哪里。國內的惠生工程,在今年5月份與霍尼韋爾達成一項海外合作協議,以實現海外市場的快速拓展。據悉,惠生工程的海外EPC業務目前已經占到50%的份額。 可以看到,在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的裝備業正逐漸走出國門,但面臨的挑戰還是存在的。挑戰即機遇,越來越多國內企業的勇者,正在籌劃借助"一帶一路"的東風"走出去"。但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如何最大化規避風險,順利幫助其他國家改善基礎制造業建設等問題有清晰的思考。